四步解析“探照灯”招聘方法

  故事背景

 

  A公司是家已B轮融资的高科技企业,公司非常重视对于人才的甄选,对于候选人要求“高、精、尖”。公司核心团队是技术研发团队,但这个团队的人员试用期流失率高达70%,这个状况已严重影响到了公司运营,人力资源部承受了巨大压力。那么应该怎样走出这个困境呢?

 

  微咨询分析

 

  常规版-解决效能5分

 

  通常我们会采用两步走的方式:首先,开展270度的调研,分别对部门负责人、在职伙伴、离职伙伴进行人员工作效能评价、工作感受度的了解,从而获得员工离职原因。接着,调整招聘方案,加大招聘力度。

 

  这家公司的HR采取了这个常规方法。加班加点忙招聘,但3个月过去了,被技术团队负责人看重的候选人屈指可数,而且更悲催得是,又有2位转正后的员工提出了离职。

 

  常规解决方法,中规中矩,从理论操作上,无可厚非。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,在以结果论英雄的招聘工作中,常规版的解决效能只能打5分。

 

  特定版-解决效能9分

 

  这里推荐一个深入探究招聘痛点的方法——“探照灯”工作法。顾名思义,就是抓住问题核心点,一击攻破,照亮全局。

 

  对于A公司的情况:

 

  第一步:制定公司层面的人才招聘SWOT分析。

 

  第二步:了解部门负责人在公司的定位。

 

  第三步:推断技术研发团队候选人的岗位画像。

 

  第四步:根据岗位画像,设定招聘方案,找人选人。

 

  1、制定公司层面的人才招聘SWOT分析

 

 

  通过对于公司层面的人才招聘SWOT分析,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与目标候选人之间的认知契合点。即A公司在公司层面的目标候选人定位是:具有强烈的职业发展进取心,具有较强的学习更新知识能力,具有良好的个人专业技术能力。

 

  2.了解部门负责人 在公司的定位分析

 

  马老师曾说过:员工离职,就两点,钱和上司。对于A公司而言,薪酬处于市场中位值,姑且先放一边。那么对其技术研发部门负责人的定位分析,在剖析招聘痛点时就至关重要了。

 

  该部门负责人日常对下属态度和蔼,但在技术项目管理中往往实行一言堂,并且尤其会强调个人权威性。当下属提出不同技术见解时,简单粗暴的拒绝是常态。同时,他又非常坚持下属的加班加点和持续学习能力。经常开书单给下属,并不时检查其学习效果。

 

  通过大五人格分析,我们发现这位负责人在情绪稳定性中的他人情绪感知力方面很弱(即不会察言观色),在亲和力方面过于直率、缺乏移情(即在工作沟通方法上不讲求方式方法,缺乏同理心)、责任心过强,这些是对该负责人的客观分析。

 

  对于企业来说,当核心部门出现人员管理问题时,就势必遇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。在了解到该部门负责人是A公司无法替代的关键人才后,那么留给我们的就是,在组建团队时,务必注重和这位负责人的管理风格适配度

 

  3.推断技术研发团队 候选人的岗位画像

 

  经过前两步的积淀,我们不难勾勒出技术研发团队候选人的岗位画像。

 

  责任心:对于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,精益求精。学习能力:敏捷学习的能力,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新知识、新技能。执行能力:根据上级的要求,将工作踏实推进,按时保质完成。专业热情度:对于本职专业抱着可持续的激情,不断进取,并因此在工作中获得乐趣。压力回复力:在受到工作压力后,快速调整心态,积极应对。

 

  4.根据岗位画像 设定招聘方案,找人选人

 

  有了岗位画像,那么我们就可以按图索骥,锁定候选人群。在招聘时,不求最优、但求最适合。这样选定的候选人,一方面在部门选拔关就能顺利通过,另一方面在人员试用期,通过正向引导,就能发挥员工最佳工作效能。

 

  总之,只要我们在招聘时,点燃“探照灯”,那就能做到事半功倍。先思而后行,面对痛点,先找寻到问题的本质,再理性分析,出具解决方案,最终获得共赢。

上一篇:什么是组织? 下一篇:BT曰:欲善经营,先纸上谈兵